应美国医学科学院院士、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前任院长Sten Vermund教授和耶鲁大学经济学系与公共卫生学院陈希副教授的邀请,由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涂华康教授带队的五名博士生组成的代表团于11月18日顺利抵达耶鲁大学,开启了为期一周的学术访问交流之旅。五名博士生分别来自吴息凤院长牵头的浙江大学-耶鲁大学环境相关疾病联合研究中心的各个PI团队:吴息凤教授、王红妹教授、周旭东教授、余运贤教授及刘足云研究员。此次访问旨在加强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与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科研交流,拓展国际化合作平台,为未来两院的公共卫生合作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精心筹备,蓄力出发
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与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双方具有长期合作历史。为进一步加强双方交流合作,按吴息凤院长拟定的出访规划,学院副院长涂华康教授与刘足云研究员从半年前共同筹备了此次耶鲁访问。出行前,学院组织了线上行前教育和培训。行前会议由刘足云研究员主持。培训内容涵盖了国际学术交流礼仪、跨文化沟通技巧、耶鲁大学的学术背景以及此次访问的主要任务目标。学院钟鸣文书记就以上要点进行了深入剖析,并作重要讲话,鼓励博士生们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展现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科研水平与学术风采。副院长王红妹教授特别强调了此次访问的重要性,并积极寻求未来的合作机会。教师代表余运贤教授就本次出访细节进行了深入分解。通过行前培训,博士团成员不仅明确了此次访问的学术任务,也为在国际平台上展示浙大公卫的科研实力做好了充分准备。
耶鲁之行亮点回顾:多领域深度交流
在博士生代表团抵达耶鲁大学的首日,耶鲁大学经济学系与公共卫生学院陈希副教授、医学院老年病学与生物统计学系Heather Allore教授等热情接待了代表团,并与成员们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为此次访问拉开了序幕。
与公共卫生学院、医学院、社会学系、护理学院多位教授共话前沿研究
访问期间,博士生代表团受到了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健康科学系的热情接待。在拜访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卢林耿教授(慢性疾病研究)、Sarah Taylor教授和医学院Albert Higgins-Chen助理教授团队时,博士生代表团详细了解了慢病管理与DNA甲基化研究的最新进展,并探讨了表观遗传学在慢性病防控中的应用前景。在与耶鲁大学社会学系与生物统计学Emma Zang助理教授的会谈中,双方围绕公共卫生中的社会不平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方向与成果。博士生团也详细介绍了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在环境健康、慢性病管理、老龄化社会中的健康政策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双方通过交流,从家庭、社会政策、环境因素等多角度分析公共卫生问题,并初步探讨了未来在健康不平等与数据建模领域的合作机会,特别是如何利用多源数据为中美两国的健康问题提供多维度解决方案。博士生代表团还受到了耶鲁大学护理学院的热情接待,为未来在老年健康领域的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博士生代表团还参加了陈希副教授的小组文献讨论,围绕机器人在康养机构的使用影响进行了热烈的学术交流。同时,博士生代表团也参与了耶鲁大学的多场高水平学术研讨会,深入了解了公共卫生政策与社会经济学的交叉研究。
图:与Sarah Taylor教授共话慢性病防控
与Sten Vermund教授探讨国际化合作
本次访问的最后一天,代表团与Sten Vermund教授进行了学术探讨和午餐交流。Vermund教授听取了博士们的介绍后,高度评价了此次访问,他指出:“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是一支充满潜力的团队,在全球健康领域拥有广阔的合作前景。”博士生代表团也在与Vermund教授的深入交流中,进一步明确了未来在健康数据标准化、环境健康与慢性病防控等领域的合作方向。
此次访问不仅是一次学术交流,更是一场中美公共卫生领域的思想碰撞与融合。博士生团将把此次访问中的所学所思带回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推动国内外公共卫生领域的合作进一步深化。此次耶鲁之行只是一个起点,未来,学院将秉持“开放、合作、创新”的理念,探索更多跨学科、跨国界的合作机会,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业贡献智慧与力量。健康无国界,合作促发展。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将继续与国际顶尖学术机构携手,共同应对全球健康挑战,推动“人类健康共同体”的建设。
此次博士生代表团访问得到了浙江大学-耶鲁大学环境相关疾病联合研究中心国合项目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