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401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部门:公卫综合办日期:2019-09-27浏览次数:3617

本学科的前身是成立于1950年的流行病学教研室,自八十年代起,重点开展肿瘤、心血管疾病及哮喘的病因探索。随着现代流行病研究方法的不断完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已成为现代医学的基础学科。作为我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骨干学科,流行病学在国内同行排名稳居前10名,是浙江省医药卫生重点扶植学科。该学科近年来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师资梯队建设完备,人才储备厚实,研究经费增长迅速。学科开展的以恶性肿瘤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人群易感性及发病机理的研究、公共卫生安全与公共卫生管理的流行病学研究、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等研究方向具有较广阔的发展前景。作为公共卫生的应用性学科和方法学,该学科的发展壮大,将在我省疾病预防监测、疾病防治绩效评价、疾病病因探索和危险因素研究、全民健康促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学科现有教职工10人,其中教授3人,百人计划研究员2人,副教授4人,讲师1人,均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是一支年富力强的科研教学队伍。已完成国际、国家级科研项目多项,包括幽门螺杆菌(Hp)与胃癌关系的研究、大肠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等。获国家级、省(部)市级成果奖多项;近年主编、参编著作10余部,发表论文200余篇。学科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有:①肿瘤环境与遗传因素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②人群疾病筛检方法及防控研究;③卫生资源、卫生需求分析与评价;④医学数据信息管理。该学科目前承担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及省(部)级等重大(点)课题多项,年内科研经费数百万元。学科近年来已形成以慢性复杂性疾病流行病学与老年流行病学研究为特色,分子流行病学、管理流行病学、空间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等多个分支方法学科齐头并进发展的模式。

1.肿瘤流行病学研究方向:

主要是以疾病现场调查和流行病学理论探索为重点,以人群罹患疾病危险因素防制为主线,建立和发展了人群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人群筛检评估的数量化方法,不断创新和开展常见恶性肿瘤的人群防治研究。在人群肿瘤防治,尤其在结直肠癌人群筛检方面作出了突出的成绩,该方向成果先后获国家级、省级荣誉奖项多项。目前,该方向研究病种已由人群的单病种到多病种发展,在病因识别和防治策略的确定中宏观与微观并进,获得了省部级多项重大项目的资助。

2.分子流行病学与遗传流行病学研究方向:

课题组采用多项分子生物学技术与方法,对不同人群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研究方面作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发表了数十篇高质量的论文,尤其在恶性肿瘤领域获得了多项研究结果。并且开展了代谢综合症、老年人群常见慢性病的人群病因学的微观机理研究。

3.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研究方向:

课题组获得国际临床流行病学网络(INCLEN)资助,是INCLEN成员单位之一及ChinaCLEN主要成员单位。现已建成集理论教学与临床科研相结合的临床流行病学中心,形成了与医学生物信息利用为一体的研究方向。在国内较早进行临床医师临床科研理论、方法培训,并建成融合医学数据分析、处理和医学信息利用的新型教学和科研方向。